工程师A2薄层修补料混凝土色差调整剂,在提供整体保护的同时,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凝土表层颜色不同的现象,使混凝土表层颜色均匀一致。同时可以遮蔽混凝土表面的微细裂纹,增加混凝土表层整体美观度,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一、用途
1.清水混凝土、桥梁立面、混凝土构件、高速铁路的保护,遮盖瑕疵和裂纹;
2.混凝土表面色差,混凝土颜色不均匀的修复。
二、特点
1.优异的遮蔽性:平色**,遮盖瑕疵及微裂纹,使混凝土构件具有良好统一的外观;
2.优异的憎水保护性:防水防侵蚀,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3.水性环保,属绿色建材,操作方便,开盖即用。
工程师®A2耐久性薄层修补料
——使混凝土美观均一,消除缺陷和色差
A2为聚合物改性细腻砂浆,用于混凝土表面薄层修复,包括因磨损、冻融、腐蚀等原因产生的蜂窝、麻面、气孔、跑浆、保护层破损、露筋等缺陷。在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同时,消除比较大的缺陷、色差、污迹,表现混凝土自然的、凝重的、质朴的、洁净的、灰色调的感觉,实现混凝土自然肌理和长久保护的和谐统一。
一、用途:
平色:弥补混凝土色差和缺陷,外观更加均匀和谐;
修补:修补混凝土微细裂纹、气孔、跑砂、蜂窝麻面,呈现光滑表面;
保护:防止酸雨、盐、碳化、冻融等侵蚀破坏,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
二、特点
粘结力高:坚韧、密实、耐磨;
阻锈耐久:所含阻锈成份可阻止钢筋锈蚀和冻融破坏,提高耐久性;
健康环保:无毒无味,健康环保,耐水性、耐碱性良好。
三、性能
项目 技术指标
抗压强度(MPa) R7 ≥15
R28 ≥25
抗折强度(MPa) R28 ≥6.0
拉伸粘结强度(MPa) ≥1.0
四、用法:
材料和工具
▪ A2耐久性薄层修补料(A2粉),水
▪ 搅拌钻、配料桶、毛刷、抹子
施工步骤
1.基层要求:
▪ 基层表面应坚固、干净、干燥,不应有起砂、空鼓、裂缝等现象;
▪ 界面粘结力要求较高时,可预先涂刷B7混凝土界面胶。
2.界面处理:
▪ 先用B7混凝土界面胶涂刷一遍基层,20分钟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 如果对粘接力要求不高,也可以用水湿润基层,然后进行下一步。
3.A2的配制:
▪ 配料:按水:A2粉=1:3~4(质量比)拌合成腻子状,搅拌均匀无结块;
▪ 配好的A2修补料30分钟内用完,随配随用。
4.施工养护
▪ 在已涂刷B7混凝土界面胶的基层上,刮A2修补料,宜一次刮平压实;遇有气泡时应刺破压紧,表面应密实;
▪ 施工完成12小时后,喷水潮湿养护3天即可。
注意事项
▪ 施工完毕,应及时用水洗手及擦试工具。
▪ 施工温度:宜为10~30℃,室外作业避免在雨天、大风、冰冻时施工
五、包装、用量及储存
包装:A2粉料:25kg/袋
用量:修补厚度1mm时,2 kg/m2
储存:保质期为6个月,存放在5℃以上通风干燥处
过火混凝土耐久性修复施工方案
二、 检测情况
1. 检测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
对受火灾影响的构件和区域(系梁、盖梁和刚架塔)进行损伤分级,具体结果见下表:
构件和区域损伤分级表
构件名称 位置或区域 损伤分级
主墩系梁 **面 距北侧边缘2.5m范围内 B
距南侧边缘1.9m范围内 B
中部范围 A
北外侧面 距3号支点墩(系梁东侧端部)4.5m长度范围 C
其余范围 B
南外侧面 距3号支点墩(系梁东侧端部)4.3m长度范围内 C
系梁1/3跨(靠近2号支点墩)4.5m长度范围内 C
其余范围 B
西端侧面 A
东端侧面 A
底面 A
**部的刚架塔塔座(3号支点墩)西侧面 B
2号支点墩盖梁北侧悬挑部分 西侧面 B
北侧面 A
东侧面 A
**面 B
底面 A
3号支点墩盖梁北侧悬挑部分 西侧面 B
北侧面 B
东侧面 C
**面 B
底面 A
刚架塔 塔身 A
注:1. 表中A类为轻度损伤,B类为中度损伤,C类为重度损伤。
2. 其余各构件及部位未见明显的受火灾影响迹象。
3. 检验结论:
本工程受火灾影响的部位为主要为2号主墩系梁、2号主墩盖梁和刚架塔,其中系梁北、南侧面、3支点墩盖梁北侧悬挑部分东侧面损伤严重,构件外表面存在混凝土大面积脱落和钢筋外露现象,其余构件和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脱落、表面熏黑等现象。主线桥北半幅*15联(Z85~Z88)南侧翼板及肋板。
经超声法检测,测点位置的混凝土总烧伤深度(烧伤计算深度与表面混凝土脱落深度之和)为6mm~88mm;所取各芯样位置的总烧伤深度(芯样烧伤深度与表面混凝土脱落深度之和)为5mm~83mm。
所取过火后混凝土芯样的实测强度为43.7MPa~64.4 MPa,均满足原设计强度等级(C40)的要求。
所取过火后钢筋的力学性能基本无影响,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中关于HRB335螺纹钢筋的力学性能要求。
三、 处理依据、原则
1、编制依据
1.1过火检测内容。
1.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1.3《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2002)
1.4《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DL/T5126-2005)
1.5抗压/抗折参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1.6《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DL/T5126-2005)6.1.3执行。
1.7《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2002);
1.8设计图纸要求:修复材料的抗压强度R28≥50MPa,耐久性性能不小于*;
1.9材料依据标准:
(1) 工程师®B9*性界面粘胶:JC/T907-2002
(2) 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CECS 18:2000
(3) 工程师®A2耐久性薄层修补料(面层材料):CECS 18:2000
1.10《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2、编制原则:
2.1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老混凝土界面粘接良好、无空鼓开裂,施工便利、快捷,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等)。
2.2确保建筑的耐久性、强度要求,同时保证桥梁整体性和抗冲击强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四、 处理方案:
通过现场观察,混凝土出现剥落、缺损、强度降低等情况。建议采用北京聚合筋建筑修复技术中心的聚合筋修复体系进行修复处理,确保建筑的耐久性,整体性和抗动载冲击强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1)对于C类混凝土缺损**过10mm的重度损伤构件,宜采取聚合筋修复体系重度修复措施处理。具体修复步骤如下:
步 骤 方 法 操 作
第一步 基层处理 首先凿除疏松位置的混凝土至坚硬混凝土处,打磨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浆。
第二步 界面处理 采用工程师®B9*性界面粘胶做界面处理,增强界面粘接力。拉伸粘结强度≥2.5MPa(混凝土破坏)。
第三步 混凝土
耐久性修复 混凝土表面处理:抹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进行修复。厚度依照现场报告中过火情况深度确定,较终以基层修复平整为准。抗压强度R28≥50MPa,耐久性要求的较小厚度为10mm。
铺设聚合筋网:在底层修补料初凝之前,将聚合筋™耐久性加强网压入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表层,以提高修复体系的整体性和抗冲击强度。
表层修补:24小时后表面再抹一层工程师®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用靠尺找平。
第四步 面层处理 面层修补:24小时后表面再刮一层工程师®A2耐久性薄层修补料保证面层美观度,厚度:1mm左右。
详情咨询:工程师 闫海龙